现在遗址部分对外开放。我特地打开GPS用iPhone拍,可以记录方位,各位可以在照片页面的右下角看到地图上的方位标注。 接近北川县<br />

接近北川县

北川擂鼓镇接待中心<br />
参观者在这里换乘统一大巴

北川擂鼓镇接待中心
参观者在这里换乘统一大巴

遗址的导览图<br />

遗址的导览图

接待中心内部<br />
抗震救灾模范——陈大桂的塑像。<br />
百度介绍——陈大桂,男,羌族,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陈山村人。1982年11月出生,2001年3月入党,2001年9月入伍,2005年6月毕业于二炮工程学院,生前系第二炮兵某旅副连职排长,中尉军衔,本科文化。荣立三等功1次,旅第三届党代会代表。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,在家休假的陈大桂舍生忘死救出11名被困群众,自己和4位亲人却被滑塌的山体掩埋,壮烈牺牲,年仅26岁。

接待中心内部
抗震救灾模范——陈大桂的塑像。
百度介绍——陈大桂,男,羌族,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陈山村人。1982年11月出生,2001年3月入党,2001年9月入伍,2005年6月毕业于二炮工程学院,生前系第二炮兵某旅副连职排长,中尉军衔,本科文化。荣立三等功1次,旅第三届党代会代表。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,在家休假的陈大桂舍生忘死救出11名被困群众,自己和4位亲人却被滑塌的山体掩埋,壮烈牺牲,年仅26岁。

地震遗址之外的临时摊贩<br />
沿路很多摊贩,再往后走一段就禁止设摊,进入地震后的北川县城遗址。参观者无论怎么来的,一律转乘专用大巴进县城。

地震遗址之外的临时摊贩
沿路很多摊贩,再往后走一段就禁止设摊,进入地震后的北川县城遗址。参观者无论怎么来的,一律转乘专用大巴进县城。

刚进入口的弯道高处俯瞰县城<br />
很多朋友看这张照片之后觉得不像“遗址”。其实我们看到的很多房子的一二层已经被泥石流埋没在地面以下了,远处也能看到歪斜的楼房。我们将要进入这片震前的“新县城”,老城在左侧画面外,据说绝大部分被山体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掩埋。近处的柏油马路是灾后新修的。

刚进入口的弯道高处俯瞰县城
很多朋友看这张照片之后觉得不像“遗址”。其实我们看到的很多房子的一二层已经被泥石流埋没在地面以下了,远处也能看到歪斜的楼房。我们将要进入这片震前的“新县城”,老城在左侧画面外,据说绝大部分被山体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掩埋。近处的柏油马路是灾后新修的。

这里是县政府大楼<br />
安全起见,参观者不能靠近,被后来修的围栏挡住。

这里是县政府大楼
安全起见,参观者不能靠近,被后来修的围栏挡住。

公安局和小学<br />
左边的是公安局,右边的是小学。当时没有完全倒塌,现在用钢架支撑加固,保持原样,用护栏围挡保证参观者安全。

公安局和小学
左边的是公安局,右边的是小学。当时没有完全倒塌,现在用钢架支撑加固,保持原样,用护栏围挡保证参观者安全。

这场景是很让我震惊的<br />
楼板就像融化的巧克力。

这场景是很让我震惊的
楼板就像融化的巧克力。

祭奠逝者的地方<br />
这是后来修的,前面的圆形坑是放鞭炮的地方,后面的槽是烧香的。震前当地的居民可以凭身份证直接进入遗址。

祭奠逝者的地方
这是后来修的,前面的圆形坑是放鞭炮的地方,后面的槽是烧香的。震前当地的居民可以凭身份证直接进入遗址。

三中心<br />
禹羌文化中心(这里是羌族自治县)、惠民帮扶中心、社会事务服务中心。

三中心
禹羌文化中心(这里是羌族自治县)、惠民帮扶中心、社会事务服务中心。

没修完的建筑<br />
我一开始以为是震后修建尚未完工的建筑,靠近看才发现是震前未完工的。

没修完的建筑
我一开始以为是震后修建尚未完工的建筑,靠近看才发现是震前未完工的。

龙尾大桥遗址前的说明<br />
注意看照片上龙尾大桥原来的样子

龙尾大桥遗址前的说明
注意看照片上龙尾大桥原来的样子

龙尾大桥遗址<br />
桥已断,在这端搭建了一个高台,参观者可以登上去望远端。镜头前的“20t”是以前的标志。已经能看到桥的中间已经断了。再往远处看那个隧道,跟上一张照片比照一下——原来是通车的,现在流水直接穿过。它的后面一端连着唐家山堰塞湖。

龙尾大桥遗址
桥已断,在这端搭建了一个高台,参观者可以登上去望远端。镜头前的“20t”是以前的标志。已经能看到桥的中间已经断了。再往远处看那个隧道,跟上一张照片比照一下——原来是通车的,现在流水直接穿过。它的后面一端连着唐家山堰塞湖。

龙尾大桥遗址 小全景<br />
站在高台上用Microsoft Photosynth for iPhone拍摄,未裁剪

龙尾大桥遗址 小全景
站在高台上用Microsoft Photosynth for iPhone拍摄,未裁剪

唐家山堰塞湖边的路<br />
图外左下方就是湖。中间的车道旁那些弯曲的银色线条就是安置的围挡防护,防止上方坠石,但已经被不断的大小坠石冲毁。我去的时候仍然有小石子往下滑,远望去山上雾蒙蒙的,其实都是烟尘。裸露石头不长草的地方就是滑坡频繁的地方。

唐家山堰塞湖边的路
图外左下方就是湖。中间的车道旁那些弯曲的银色线条就是安置的围挡防护,防止上方坠石,但已经被不断的大小坠石冲毁。我去的时候仍然有小石子往下滑,远望去山上雾蒙蒙的,其实都是烟尘。裸露石头不长草的地方就是滑坡频繁的地方。

堰塞湖边的路和码头<br />
我站在湖对面拍的。据说当地居民不愿离开祖辈生活的地方,仍然住在山上,之字型的路就是他们的交通要道。能看到政府安排有统一标记的车辆接送他们。他们平时自己进出就靠摩托,我在路上看到好几辆。在山脚下路的尽头是一个小型码头,上游的船到这里靠岸,再往下不能行船。

堰塞湖边的路和码头
我站在湖对面拍的。据说当地居民不愿离开祖辈生活的地方,仍然住在山上,之字型的路就是他们的交通要道。能看到政府安排有统一标记的车辆接送他们。他们平时自己进出就靠摩托,我在路上看到好几辆。在山脚下路的尽头是一个小型码头,上游的船到这里靠岸,再往下不能行船。

一直掉石头的山坡<br />
山路很危险

一直掉石头的山坡
山路很危险